
2018年,国内的商业服务机器人纷纷着力于真实场景的落地应用,如我们门罗机器人评测实验室评测过的酒店类服务机器人和养老类服务机器人等。而今天我们继续评测一款叫可乐的导购类服务机器人(全称“可乐导购机器人”,以下简称可乐),它是由小船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轻量级服务机器人。它具有广告展示、迎宾互动、营销促销、唱歌跳舞和点餐支付等商用功能,可应用于餐饮、商超、酒店和展厅等场所,目前已拥有一定的落地成果。
一、评测准备
商用服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此次门罗评测工程师根据可乐当前的应用特色,选用了咖啡馆、鞋店和展览馆三个具有针对性的场景开展评测工作,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门罗机器人评测实验室(MenloRobot Testing Labs)
门罗机器人评测实验室是门罗机器人科技旗下针对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的评测机构,致力于产品的检测与评定,技术的研发与迭代,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并推动着国家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对于评测流程,我们计划先对可乐进行外观解析,然后分别从界面操控、商用服务、运动能力、语音能力、人脸识别和续航能力六大方面入手进行场景评测。最后,根据对各方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与门罗评测工程师们对各项的评分,得出最终的评定。
二、外观设计:简约风格,流线造型
可乐采用了流线型的简约设计,黑白的配色也迎合了当前科技界追求的极简潮流。它的机身使用了环保ABS材质,坚硬耐磨,机身中间独特的镂空方式减轻了自重,更显轻盈。
可乐的整机重量只有7kg左右,成年人单手可以轻松提起。这对于市面上动辄几十公斤自重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产品来说无疑突出了一个“轻”字。
可乐的头顶有5麦克风环形阵列,支持声源定位,用户从不同角度发声,它都会自动转向面对用户。其头部正面有一个红外传感器和一个1320万像素摄像头。
可乐的底盘上有一对差速驱动轮,用于在各种商用环境中行走,其两侧各有一个扬声器。
可乐的底盘中共内置了14个超声波传感器(正面12个,背面2个),以实现自动避障的功能,而电源开关、指示灯及电源插口也内置在底盘背面。
在前期试用的过程中,因可乐的底盘离地距离较低,我们发现灰尘较易进入扬声器内,所以建议用户们平时多擦拭。
三、界面操控:简单上手,布局待改
在操作上,可乐跟大多数机器人产品类似。第一次使用时,先在手机中下载“可乐在线”APP,然后根据提示扫描可乐屏幕中的二维码,即可完成产品绑定。
进入可乐的主界面后,可以看到它由“陪我聊天”、“贵宾登记”、“业务咨询”、“红包营销”、“儿童教育”、“休闲娱乐”、“游戏”和“设置”等模块组成。通过屏幕左上方的悬浮按键,还可以快捷切换至聊天、桌面、音量等界面。
在手机APP端,主界面中有行走控制、音量开关、锁屏模式和个性设置模式等按键。在个性设置模式中,有跳舞、广告推送、视频通话和监控等实用功能的设置;当锁屏模式打开后,绑定的可乐将无法进行屏幕触控,这在公共场所里可以防止它被人误用或滥用。这些操作大多只涉及到二级界面,简单易上手。
就界面操控而言,虽然简单,但无论是可乐还是“可乐在线”APP,其按键名称和功能布局均有不太合理的地方。如其中的“返回功能”需要两步操作,这在大家都习惯“一键返回”的今天无疑是不佳的体验。希望厂家能够改进各项功能布局。
四、商用服务:功能众多,场景落地
由于可乐是一台商用服务机器人,因而相关评测需要在商业环境中进行。我们选用了代表餐饮消费场景的咖啡馆和代表购物消费场景的鞋店来开展应用场景评测。
从上面咖啡馆的演示视频不难看出,可乐的迎宾、导购等商用功能的有效实现,都需要商家事先定制内容(跳舞功能无须订制)。门罗评测工程师在其后台为迎宾功能定制了该咖啡馆的广告图和迎宾语,为导购功能输入了该咖啡馆各类商品的信息(照片、简介及价格等)。
迎宾时,可乐会站在前台一直滚动播放广告图和迎宾语,招揽路过的顾客前来消费。当由门罗评测工程师们扮演的顾客走近时,它会自动感应到人体并进行人脸识别,根据不同的对象主动说出不同的迎宾词。
当顾客落座后,可乐的面部跟随功能会使它移动转向,面对着顾客开始提供导购服务。不同于当下点餐用的平板电脑,可乐不仅支持触摸控制,还支持语音交互。如问有什么饮品,它就会把正在销售的所有饮品及价格显示出来,等你点选。此时它还会向你介绍具体饮品的口味、特色等。同理,该咖啡馆正在销售的蛋糕、咖啡等商品都可以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门罗评测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是,本应在定制语料的商品库中进行的语音交互,有时会跳到可乐自带的常用语料库中去,结果精准的语音导购变成了开放的语音闲聊,建议厂商优化改进。
另外,可乐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支付和叫号等功能。门罗评测工程师认为,未来可乐在咖啡馆之类的餐饮场景中,导购流程应是“迎宾→取号→点单→支付→下单→叫号→迎宾”的闭环路径。这种闭环就像一个永动机,不断地循环服务,创造利润。
从上面鞋店的演示视频可以看出,可乐的迎宾、导购等功能不仅适用于餐饮消费场景,也适用于购物消费场景。除了前面在咖啡馆评测过的内容,在鞋店里可乐还能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使顾客只需拿起自己喜欢的鞋子,便能立即在其屏幕上看到该鞋子的商品信息。此时,可乐还同步开始了语音推销。
不仅如此,可乐还支持多样化的营销促销方案。如商家可以制作推送广告的二维码上传到可乐中,现场的顾客用手机微信扫描可乐屏幕上的二维码后,即可领取对应的折扣券或者红包。这样顾客既享受了购物优惠,商家也实现了无人值守的精准营销。
当然,可乐不只是提供各种商用服务,它自身还具有“十八般武艺”。如它内置了“离地报警”、“自动回充”、“视频监控”和“休闲娱乐”等基础功能。此外,在智能家居日渐普及的今天,可乐也能定制针对各种家电的语音控制功能。
五、运动能力:转向灵活,速度稍慢
可乐商用服务的实现需要它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为此门罗评测工程师选用了场地适合的机器人展览馆对其进行移动速度、转向能力、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避障和越障能力的测试。
整套运动能力测试下来,可乐的操作灵敏度高,直线行走较为平稳,转向灵活,并且对瓷砖、木地板和地毯等地面材质的适应性强。不过,它的平均直线速度约为0.22m/s,1分钟约行进13m,速度稍慢,在提供商用服务如走近顾客点单时有点考验人家的耐心。另外,虽然室内不同的地面材质对其行走与转向影响不大,但在地毯上行进时它偶尔会走偏。
(可乐在瓷砖上行走)
(可乐在木地板上行走)
(可乐在地毯上行走)
在避障能力方面,因可乐的底盘上密集地内置了14个超声波传感器,所以对于任意物体它均能有效地感应并避让。其避障距离均为8cm,可以安全而高效的避开相对静止的物体,但对于行走的人来说距离稍短。
在越障能力方面,虽然商业环境中的地面大多平整,但也存在地面灯带、管线槽和不同地面材质交界凸起的情况。因此,我们选用了2mm、10mm和25mm三种高度进行测试。结果是,可乐较为轻松地越过了2mm的地面灯带,而对于10mm的管线槽(嵌有窄灯带)和25mm的地面材质交界凸起,它将其视为避障而不再前进了。这就使得可乐存在一定的场地使用局限,希望厂商进行优化。
(可乐将10mm的管线槽视为避障)
六、语音能力:反馈极速,拾音偏近
商用服务机器人几乎都具备语音交互功能,这也是其智能程度的一种体现。在此我们主要针对它的拾音距离、反馈时间和识别准确率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采用通用的语料库来测试其拾音距离。根据现场体验,近场拾音效果在1米左右交互最好,但超过1米后衰减就非常厉害,可见衰减比率在1米处是一个零界点。而远场拾音我们测得最远可达3.3米。门罗评测工程师认为,可乐的远场拾音差了一点,虽然厂商对可乐有自己的定位,但作为一款商用服务机器人,拾音距离过短也限制了它未来更多应用场景的拓展。
接下来,我们采用门罗机器人评测实验室的商用服务机器人语料库测试可乐的反馈时间和识别准确率(该语料库整合了特定的商用语句)。具体是按照指令、对话、多轮对话、开放域聊天、冲突解决和容错处理等细项进行测试。
经测试后统计,可乐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5%,这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算是不错的成绩。而且无论采用哪种类别的语料,可乐的反馈时间均保持在1.5秒以内,对于一些常用语句甚至能在1秒之内做出有效反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可乐近场拾音的优势。不过,除了商家定制语料的商品库之外,可乐自带的常用语料库还是比较小,有待丰富。
七、人脸识别:准确率高,捕捉耗时
通过点击可乐主界面的“贵宾登记”,可以开启人脸识别功能,也就是商用环境中对顾客的身份识别。在机器人展览馆中,门罗评测工程师先后邀请了50位现场观众录入并注册其人脸数据。
在迎宾模式下,可乐通过摄像头会自动捕捉面前的人脸,进行身份确认。当一一识别结束后,我们统计出其人脸识别准确率为94%,达到我们的预期。
美中不足的是,可乐捕捉人脸这一过程耗时较长,但捕捉成功后用语音报出当前顾客的身份却很快。
八、续航能力:容量较小,时间偏短
关于可乐的续航能力,评测版本的可乐标配了5000mAh锂电池(可扩展至10000mAh)。经门罗评测工程师反复充放电测试,可乐充满电的时间平均为4小时,正常连续工作状态下的续航时间约3-4小时。
作为一款在商用环境中使用频次较高且是移动式的服务机器人,我们觉得现有版本续航时间不够。不过后续厂商发货的商用版可乐均标配了10000mAh锂电池,使用时长可达6-8小时,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使用。
九、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大家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感受。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用户对一款产品的评价与消费。门罗评测工程师在咖啡馆现场邀请了10位顾客,对可乐的表现进行了体验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图来看,顾客普遍对可乐的外观设计和娱乐性感到较满意。但目前因语音导购功能不够完善等,顾客对其易用性和实用性这两项的评价有所保留。
此外,我们还对5位使用可乐较多的店员(含主管)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图来看,店员们对可乐的实用性、易用性和性价比感到满意。在工作辅助上,因场景交互存在一些问题而评价稍低。另外,他们的老板也向门罗评测工程师提出了建议:希望可乐内置自动人脸追踪点单并付款的功能。这样一来,可乐的导购服务就能基本形成一个闭环,这无疑更具商业应用的价值。
十、评测总结
在完成对可乐的所有评测之后,门罗评测工程师们针对其各项表现进行了评分(满分5分),并得出最终的评定结果。
在外观设计上,可乐轻巧、流线,还具有镂空等亮点,但扬声器及电源插口等位置偏低,容易进灰尘,所以得到4分。
在界面操控上,可乐因自身和手机APP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布局均有不合理的地方,且功能层级稍乱,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得到3分。
在商用服务上,可乐具备迎宾、导购等服务的软硬件基础,也能够实现应用场景的落地,但其软件功能还有进一步扩展的价值,所以得到4分。
在运动能力上,其灵活的转向、稳健的直线行走等表现都为其赢得加分,但行走速度较慢,避障和越障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得到4分。
在语音能力上,虽然其反馈时间和识别准确率不错,但远场拾音距离较短限制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并且在语音导购时,商家定制语料的商品库与其常用语料库有时“串台”的问题也需要解决,所以得到3分。
在人脸识别上,虽然可乐捕捉人脸耗时较长,但人脸识别准确率较高,所以得到4分。
在续航能力上,虽然厂商样机使用时长3-4小时,但所有商用版是6-8小时,所以得到4分。
综上所述,可乐的各项得分比较均衡,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缺点。值得注意的是,可乐在我们一个多月的高强度评测期间,从未出现过死机或其他故障,这证明其软硬件系统的运行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可乐的特色在于其轻量级的平台定位,近场拾音也有独到的优势。依靠较高的性价比、相对均衡的功能与性能,它能够较为容易地打进多元化的商业场馆,获得B端用户的尝试。当它在市场上获得大量的用户和数据后,反过来又会促进自身的改进、升级与迭代。